远征军的战士
水煮百年网-历史小段子授权稿件,作者:天均子
1
戴安澜所部的第二○○师是远征军首支入缅的部队。1942年3月2日,蒋介石在腊戌召见戴安澜,布置二○○师任务。次日,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入缅作战事宜,于当晚十一时,又召见戴安澜将军布置作战任务。远征刚开始,蒋便多次召见戴安澜给予指示,可见其对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重视。
2
1942年3月,戴安澜由腊戌启程,率领部队向梅苗行进,于行军途中作七绝两首:万里旌旗耀眼开,王师出境岛夷摧,扬鞭遥指花如许,诸葛前身今又来。他对随从们说:“缅人云,武侯南征北返,缅人留之,武侯慰之云,我还重来。缅人询以重来之期,武侯指缅中不开花之草云,此草开花,余重来矣。自武侯回国后,迄今所指之草并未开花,去岁忽然开花,而缅人亦知王师应到达矣。”说完大家畅怀大笑。其二云,“策马奔车走八荒,远征功业迈秦皇,澄清宇宙安黎庶,先挽长弓射夕阳。”
3
戴安澜将军
戴安澜之子戴澄东说,1942年4月6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到达梅苗,要戴安澜夜里十点赶到梅苗。由于道路弯曲复杂,戴安澜迷失了要去开会的地方,遂停车路旁,意欲寻一英国人问路,此时,两车迎面疾驶至戴安澜面前,他抬手让车停下来,并用英语问道:“WhereisFoodViche?”车中人说:“老戴,你发什么疯,这是委座的乘车。”戴安澜仔细一看,说话人是陈秘书,而蒋介石与宋美龄端坐车中。
4
1942年3月20日,日军精锐的第55师团共四万余人并配备大量重炮、坦克和航空兵,向同古发起猛烈攻击。戴安澜师仅有一万余人,敌我力量对比悬殊。戴安澜于当日晚带头立下了“誓与同古共存亡”的遗书,并宣布了如下命令:“本师长立遗嘱在先,如果师长战死,以副师长代之;副师长战死,参谋长代之;团长战死,营长代之。以此类推,各级皆然”。是役,我方牺牲1000余人,歼日军5000余人,以1:5的战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战果,国际舆论为之震动。
5
戴安澜将军的全家福
戴安澜的家书催人泪下,全文如下:
亲爱的荷馨:
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(同古城),因上面大计未定,其后方联络过远,敌人行动又快,现在孤军奋斗,决以全部牺牲,以报国家养育!为国战死,事极光荣,所念者,老母外出,未能侍奉。端公仙逝,未及送葬。你们母子今后生活,当更痛苦。但东、靖、篱、澄四儿,俱极聪俊,将来必有大成。你只苦得几年,即可有福,自有出头之日矣。望勿以我为念,我要部署杀敌,时间太忙,望你自重,并爱护诸儿,侍奉老母!老父在皖,可不必呈闻。生活费用,可与志川、子模、尔奎三人洽取,因为他们经手,我亦不知,想他们必能本诸良心,以不负我也。
安澜
民国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二日
6
中美英三方本来准备在缅甸中部与日军展开大会战,后由于英军一翼的败退而全线崩溃。戴安澜奉命率部突破敌五道防线返回国内。1942年5月18日在越过最后一道防线时,他赴一线直接指挥,遭伏击胸腹连中数弹。部下们用树枝编成的担架抬着他行走8天,由于缺少药品又遭受雨淋日晒,26日抵达缅北茅邦村时,戴安澜不行了,戴将军嘱托200师步兵指挥官兼598团团长郑庭芨:“如果我殉国了,你一定要把部队带回国。”在弥留之际,他感慨“我是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了!”牺牲时年仅38岁,是第一个在远征战斗中为国捐躯的少将师长。
7
戴安澜将军手书
戴安澜将军殉国后,毛泽东为其赋诗《五律·挽戴安澜将军》:“外侮需人御,将军赋采薇。师称机械化,勇夺虎罴威。浴血东瓜守,驱倭棠吉归。沙场竟殒命,壮志也无违。”有论者说,这是毛仅有的与抗日有关的诗句。
8
万众恭送戴安澜将军灵车
第200师出国时有万余人,回国时仅存2600余人。戴安澜将军殉国后,蒋介石的挽词是:“虎头食肉负雄姿,看万里长征,与敌周旋欣不忝;马革裹尸酹壮志,惜大勋未集,虚予期望痛何如?”
9
戴安澜将军的血衣
当时的媒体留下了关于戴安澜将军“灵堂布置”的文字叙述:戴师长忠榇系停在民教馆广场正中司令台上,灵桌上供奉其放大半身遗影,弈弈如生,正中悬挂其殉国时血衣三件,血迹斑斑创痕宛然,想见其牺牲之惨烈,祭礼除香花素馔外,有羊一豕一,台柱两侧悬吴主席挽将军联。原词为“十余年转战南北,一扫边氛,相许燕然勒铭久,五千里跋涉山川,痛歼敌寇,何惜马革裹尸返”。各机关首长暨各界挽联,则悬满全场,台下花圈叠置,缤纷灿烂,极悲壮肃穆之至。
10
美国国会授权总统罗斯福,在戴安澜去世后,向他颁发了美国军团功勋章。罗斯福在签署颁发勋章的命令中写道:“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在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,作战英勇,指挥卓越,圆满完成所负任务。实为我国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。”他是第一个受此殊荣的中国军人。同年12月,国民政府发布命令,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,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祀南京忠烈祠。
我们爱历史合作伙伴:龙泉止戈刀剑厂,若你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-陈师傅
看历史解密,请搜微信公众平台历史文学作家专栏()!